品书香茶韵,探非遗魅力
2020年8月1日,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行走的中国文化”暑期实践团在指导老师于骏的带领下,来到杭州市西湖区龙坞茶镇慈母桥村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展开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红梅”红茶的调研实践。
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坐落在杭州市西湖区龙坞茶镇慈母桥村,是梅龙草堂(杭州梅龙茶文化有限公司)依托杭州图书馆,以汉茶文化为主题创建的中国首家市级茶主题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致力于茶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以及传统文化(非遗)研究传承平台的搭建,是以茶为媒介,用茶的语言讲述别样杭州故事的合面生香的文化平台,旨在传播中华民族之雅韵,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杭州茶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和窗口。茶文化主题分馆汇集了杭州图书馆、西湖区图书馆、西泠印社、杭州市朝诵协会、非遗大讲堂、桐庐县莪山畲族乡等各方资源,也是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书香驿站。
“九曲红梅”作为浙江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素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誉,据传,李叔同先生曾用“白玉杯中玛瑙色,红唇舌底梅花香”的句子来描写“九曲红梅”。其制作技艺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加以保护。而其之所以能够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一代代茶人的工匠精神是离不开的,当九曲红梅注入了匠人的灵魂,它便有了灵气,更加的有魅力。该茶在2015年成为国际武林斗茶大会指定用茶;2017年一带一路中东欧16国文化交流专用茶;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杭州特展唯一指定红茶;2020年入选第二批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
本次实践,团队有幸采访了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馆长、九曲红梅茶制作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鲁华芳,让同学们对“九曲红梅”的前世今生有了新一步的认识。鲁馆长谈到,红茶是一种极富包容性的茶,就像人生一样,在慢慢成长中不断丰厚自身阅历,亲近柔和,懂得与形形色色的人融洽相处。这也正式为什么“九曲红梅”能够迎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口味,受到大众的喜爱。而从茶的身上,我们也能体悟人生,学会包容。同时,茶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连接情感的纽带,以茶会友,在袅袅茶香中满是真挚友好的情谊。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也是转塘石榴籽文化家园的所在地,作为民族大团结的窗口,是集宣传民族政策、展示民族风情、弘扬民族文化、反映社情民意、精准帮扶帮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平台,在“九曲红梅”的缕缕清香中,悄悄地将各民族紧紧环绕在一起,互助友爱,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
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作为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书香驿站,是同学们学习实践的优质平台,鲁馆长希望同学们借助这样一个开放包容、资源丰富的文化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去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下午14:30,团队成员参与了主题为“用声音传递阅读的力量——趣读丰子恺”的“石榴籽公益读书会”,有幸和丰子恺先生第四代曾孙丰睿博士、浙江省朗诵协会理事宋静、转塘石榴籽家园代表赛来西·阿不都拉老师等大咖共襄一场阅读盛宴。团队成员方芝娴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万般滋味,都是生活》,展现了青春的声音。指导老师于骏向大家介绍了“行走的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实践项目,表达了此行来到慈母桥村被这里悠然的茶香和浓厚的书香所深深感染,也非常开心能够参加到“石榴籽公益读书会”这样十分有意义的活动中,收获颇丰,希望活动越办越好。
伴随着对茶文化更深一步了解的余韵,在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黄海琴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一路上也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当地悠久源远的茶文化,慈母桥村的每一户人家都是从祖辈父辈便传承下制茶炒茶手艺,对采茶做茶的坚持和发扬肩负使命;而政府对茶田有专门的保护政策,则是对茶叶质量的保证和市场价格的监护;每年慈母桥村和临近村落会聚在一起举办“炒茶王”的比赛,其中的优胜者凭借着卓越的技艺,在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西溪湿地之时,为习总书记献上了一杯甘甜的西湖龙井。随后团队来到了慈母桥村负责文化建设的后备干部陈晓丽家中,在交谈中让同学们对慈母桥村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有了进一步了解,她表示种茶采茶是村里家家户户共同的产业,梅龙草堂(杭州梅龙茶文化有限公司)为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宣传平台,为慈母桥村茶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她也非常欢迎浙大城市学院的同学一起加入慈母桥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推广中来,发挥年轻人的聪明才智和传媒专业特长,为乡村振兴助力。
此次慈母桥村之行,让同学们深刻领略到了“九曲红梅”的非遗魅力,被这里的书香茶韵及浓浓的人文气息深深感染,更深感作为传媒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肩负责任与使命。“行走的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实践团收获满满,向下一站的非遗探寻前进。传媒人,一直在路上!
编辑:程丽丽 曾以虹
摄影:林建兴 李欣洽 程丽丽
审核:于骏
排版:范姝含